事实证明:和儿媳走得太近的婆婆,过不好晚年

时间:2023-09-08 14:21:05来源:老伴儿风停夜泊

情感话题解读,带您走进更多的正向情感世界!我是你的情感解忧人,但你要懂得放过你自己!


【资料图】

文 | 风停夜泊

原创 · 抄袭必究

在希阿荣博堪布笔下的开悟之作《次第花开》一书中,希阿荣博堪布曾写道:

幸福,是一朵花开的时间!

往往换一种活法,才是换一种正确的方式延长自己的“花期”,正向爱自己。

人这一生,花开花落的过程之中,孤独,早已成为了每个人逃不掉的宿命。

人,来时空空,临走空空。为了过程中少些被孤独追赶的煎熬,所以每个人都在尽全力地建立关系、相守关系。

这样的现象,在老年人身上显得更加明显。

上了年纪的老人,注定了和年轻人“处不到”一块。一个在不断成长接触新鲜的东西,一个在不断退化回归来时的自我。

各种无法同频的相遇,矛盾自然是多的。

值得提出的是,在年轻人和老年人之间的矛盾和分歧中,“亲生的”到底是不隔心,否则便是另一码事了。

很多时候,不是谁到了晚年,真的沉淀好了自己,而是谁在面对无能为力的现实时,在一半接受一半忍耐中,学会了与自己和解而已。

学会与自己和解的人,不仅仅是看透了现实的本质,还会把“一朵花开的时间定幸福”,做了完美的花开延期。

不然呢?不懂与自己和解的人,是极致的愚蠢。

就拿婆婆和儿媳之间的关系来说吧,再好的婆媳之间也会有矛盾。毕竟:

婆婆与儿媳之间,永远处不成真正的“亲人”。

婆婆也好,儿媳也罢,彼此之间再多的“好”也只是形式居多。真正的情感成分,永远都是建立在链接于同一个既为儿子又为丈夫的男人身上的“社会”关系。

既然是社会关系,那就该保持合理的距离。否则,婆媳之间哪怕产生一次不好,也会把从前的万般好都瞬间擦除了。

母子之间,再怎么闹分歧,绝大多数还是连心的惦记。婆媳之间,则不同!

尤其,当婆婆的“用处”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越少越少,反而拖累越来越多的时候,再不懂得和儿媳之间保持该有的社会距离,注定了不受待见。

在这个现实的当下,绝大多数的儿媳还都是好的,但绝大多数不等于全部。再好,也别忘了那是儿媳。

如果你足够聪明,不要用“走得太近”的愚昧,给曾经的万般好用当下的不好做替代。

“人生犹如下棋。高者有远见,低者只能看出两三步”,这句话是我在看《次第花开》这本书后,获得的最有助力的开悟语。

甚至,这句话可以适用于任何一个阶段的成年人身上。

至于身为婆婆的人,更要用“远见”来对待婆媳关系。无论你眼巴巴着多么想和儿媳之间好相处,都别忘了“保持距离”。

事实证明:和儿媳走得太近的婆婆,过不好晚年!

当婆婆和儿媳走得太近的时候,注定了要更多忍受才能换得儿子小家的安宁:

越是这个现实的当下,精致利己的儿媳越是半点不顾及自己的颜面。

这类儿媳内心,只要让自己在婆媳关系之中占了上风、只要让自己还能压榨婆婆的价值,她才不会管婆婆感受、不管男人多么难。

我为什么养你?哪条规定写着儿媳有赡养婆婆的义务?

我为什么对你不好?因为你没有给我带过孩子!

我对你已经很留情了,也不问问你给了我几分彩礼!你也配?

为嫁给你儿子那个窝囊 废,我算是倒霉了,也不知道你是怎么教育的!

……

如是这些,若是婆婆可以和儿媳保持距离,儿媳又怎敢如此大胆、出言不逊?甚至,还有些儿媳,将年迈的婆婆赶出家门……

看到这样的现象,真的不得不说婆婆一句:你确实很失败。你失败到连你的儿子,都不能为你心疼半分!

可事实上,真的都是婆婆的错吗?

说到底,那一小部分的恶儿媳,之所以敢“大胆包天”,除了儿子真的“窝囊”不会平衡母亲和媳妇的关系之外,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:

婆婆对儿媳太好了、太好欺负了。

人性的恶,都挑善良的老实人来欺负。

现实生活中,那些婆媳关系很和谐的家庭中,往往有两个懂得保持合理距离的婆媳之人。

在这里给老年人提个醒:

①能自理生活的时候,尽量自理生活;

②不要过早把钱全部交给儿媳,否则她会认为你还有很多;

③为年轻人的“好”,要有条件的付出。否则就会养出白眼狼。

④当在儿媳面前真的受了委屈,要适当用一种合适的方式告诉儿子(如果,你儿子真的是个明事理的人)。

有一些婆婆,各种对儿媳讨好,最后却闹得各种不被待见的理由。

实际上,一个人想要不对你好,总有一千个理由。

很多时候,少部分的恶儿媳和少部分的恶婆婆,是等同的精致利己主义。只可惜,这两个恶的不相遇,成为了太多人的“遗憾”!

婆婆和儿媳走得太近,容易让双方都产生“道德绑架”:

现实生活中的任何一种关系,哪怕是亲生的,都容易产生道德绑架。而其他社会关系,更容易因为走得太近、太过于认定对方“应该”怎样做,而产生道德绑架。

道德绑架一出,就意味着变了味的关系对象之间,再不保持距离就会引来敌对了。

幸福是一个很奇妙的东西,我们总是追在它后面跑,却从未真正理解它。

当一个人懂得对别人的道德绑架说不、懂得管住自己因不懂共情而对他人道德绑架的心,那么这个人就一定会很容易随时随地感受幸福。

人活着,越是到了一定的年纪,追寻的幸福越是和从前截然不同!

都说,人越活越通透,实则是越活越孤独。越活,越觉得自己要求的越少也越难被满足。

对于一个好婆婆来说,满心对儿媳的好,其实是变相对儿子好、对自己好。可是,儿媳未必领你那份情。

对于一个恶婆婆来说,简明扼要地对自己好,反而儿媳会学着保持距离能不交集就不交集。

无论你是婆婆还是儿媳:

当你问心无愧的时候,那就做好自己,至于关系顺其自然别期望。

可能有些婆婆说,我不敢太关注自己,否则我真的躺在了病床上就更煎熬了。

可是,你不趁着有力气关注自己的时候好好爱自己一点,你眼前的恶媳真的会因为你的自我消耗感恩你、病床前给你些“好受”的待遇吗?

别闹了!你想要的幸福,在恶人那里根本就得不到!

当一个人对关系失去了该有的距离、对关系期望太多、被关系小消耗太多,那么花期也就会急剧缩短。

读了《次第花开》这本书之后方知:

当自己的价值和威严不足以让自己在关系之中备受尊重的时候,保持关系距离全心关注自己,才可以让自己适当拥有自由的惬意。

认知到关系聚散、人心善恶的正确应对方式。

少期待,你首先是你自己,其次你才是关系之中的角色对象。

我真的自问心无愧疚、对关系对象坦诚,偏偏就是得不到理想的回应,那我该怎么办?

当你理解了世界的本来面目,却依然热爱这个世界,你的生命就会是美丽的。

—End—

话题讨论:你认同,“越是往后养老院越是老人的更好去处”这句话吗?欢迎留言互动吧。

关键词:

相关资讯
热门频道